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1: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 示例一: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幽远、宁静的“潮来前”的画面。宽阔的钱塘江静静地横卧着,江面上薄雾笼罩,江边的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示例二: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气势雄伟的“潮来时”的画面。潮来了,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过了一会儿,江面出现一条白线,接着那条白线逐渐拉长,越来越粗,横贯江面。再近些,那翻滚奔腾的白浪如万马奔腾,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我被这恢宏的气势震撼了。 示例三: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余波汹涌的“潮去后”的画面。潮头迅速向西奔去,余波却仍旧铺天盖地般涌来,巨浪翻卷着,钱塘江过了好久才恢复平静。此时尽管大潮已经退去,但我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 参考答案2:Puxue.com 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横贯江面。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 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