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答案

2023-12-24 18:11| 查看: 322

1 北京的春节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将这几天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正月初六”“正月十九”和春节期间的其他日子,人们的活动没有特殊之处,因此作者仅用精练的语言简单提及,是略写。作者对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详写,对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略写,使整篇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示例:我每年都回农村的奶奶家过年,我喜欢坐在暖乎乎的炕上跟奶奶学习剪纸。自从加入书法班以后,奶奶家的对联都由我来写,我真开心啊!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puxue.coM]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老舍先生的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添了一份情趣。如,“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这些词语都带有儿化音,具有鲜明的口语化色彩;“闲在”是清闲自在的意思,具有地域色彩,通俗易懂。此外,老舍先生还善于引用老北京俗语,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富有民俗色彩;运用生动的修辞,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使其语言充满特色。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阅读链接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妤的《除夕》,有改动
  春节习俗 详写略写
 《北京的春节》(老舍)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做年菜、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初一拜年,正月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详细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五天的情景,对于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两天的情景则简要介绍
 《除夕》(斯妤)腊月二十九忙围炉的年饭 详细写腊月二十九闽南老家围炉的习俗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皖ICP备2022017256号|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