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答案

2023-7-2 12:27| 查看: 155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写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二件事写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不能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第三件事写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见一位中国妇女受外国人欺侮而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邃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即社会科学。一说是各种科学。
[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困难,困穷,危忘。
[面壁]面对墙壁坐着。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
[破壁]这里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
民做一番大事业。
[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
[蹈海]投海。<puxue.Com>
当时,一些外国人为所欲为,中国人敢怒而不敢言。无国哪有家?周恩来明白了,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才能强盛,个人才有好的出路。拯救国家要有真才实学才行,所以周恩来东渡日本,立志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有关科学、文学的书,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

3.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思路点拨:要想把理由写清楚,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要注意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示例一: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今天,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少年周恩来那远大的志向和胸怀深深地感染着我。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而读书,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四大发明,惠泽世界。如今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华民族在党的带领下已走上了复兴之路。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个人,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更少不了我们新时代的民族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一定好好读书,汲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一定有我!
示例二:
为了快乐成长而读书
  入夜了,月光撒向大地,我静静地坐在台灯旁,看着《中外名人名著》,感觉特别好。看完后,许地山的《落花生》让我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冯骥才的《花的勇气》使我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皖ICP备2022017256号|普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