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下面各组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2.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句是 A(飞鸟/相与/还)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B(是一首乐府诗)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3.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4.请设想“半卷红旗”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快速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拓展阅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昨夜雨疏风骤”描绘出春天的晚上,雨狂风猛。疏,这里指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2.“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试赏析其妙处 词人用借代的手法,“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归园田居·其三 3.“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说明了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