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梦回繁华》补充习题答案

2024-12-4 10:32| 查看: 2

 【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B槽运(漕)C瀚林(翰)D无遐(暇)]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络绎不绝: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用在这里不合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A成份残缺;B用词不当;D句式杂糅)


【研习文本】

片段研读

1.阅读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画线句中“慢板柔板”“快板”“紧板”各自指代的内容。

慢板:汴京近郊人们的活动

柔板:树木新发的枝芽;

快板: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紧板:一艘巨大漕船准备驶过拱桥的紧张一幕。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②段的说明顺序

第②段主要采用空间顺序。从“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画卷后段”等词语可看出作者在说明画作内容时,将画作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依次说明。


3.选文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内容凝练、丰富,形式工整,节奏鲜明,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拓展阅读】

1.第一段中的“明线”“暗线”分别指什么?

“明线”指表面的商业繁荣;“暗线”指张择端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2.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了哪些社会问题?

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军事实力日渐衰败、防范意识日趋淡漠)、粮食市场混乱、冗税制度导致官民关系紧张、政治斗争残酷、大肆破坏文化艺术、城市管理混乱等。


3.以第二段画线句为例,说说文章是怎样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的。

示例一:“从文献中可知”表明后文内容的来源,而不是作者臆测。

示例二:“之”表示汴京是12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一个。

示例三:“人口达137万,8厢120坊”,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汴京是12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示例四:“绝大多数”表明大部分建筑都是砖木结构,但并不排除有极少数建筑不是砖木结构,与事实相符。示例五:“40多次”用概数表明特大火灾的次数之多,突出消防是当时朝野最关注的严峻问题。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豫ICP备2024061054号-3|普学网